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訊、電力、分析等領域建造了越來越多的戶外機櫃。機櫃內的電氣設備在工作時由於電流的作用通常會發熱,而溫度過高會影響電氣元件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並會使絕緣裝置過早老化,或降低絕緣值,使一部分導體的電阻變大、發熱進而燒毀。研究表明:電子元器件的最佳工作溫度為30℃-35℃,溫度每上升10℃,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將比預期減半。而基於通訊、電力、分析等領域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要求,機櫃內的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液晶顯示設備須24小時不間斷地良好運行。為了使機櫃裏的設備能工作在最佳溫度範圍內,減少故障發生率,通常設置有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對機櫃降溫,而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一個空調對多個機櫃同時進行控溫,而由於不同機櫃在不同工況下所需功率不同,使得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送風控溫效率不高。
因此,為解決以上問題,需要一種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能夠精確控製單個機櫃的送風量,達到控製機櫃溫度均衡和冷量不流失,能有效的解決同一區域發熱量有極大差異的服務器機櫃布局的製冷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能夠精確控製單個機櫃的送風量,達到控製機櫃溫度均衡和冷量不流失,能有效的解決同一區域發熱量有極大差異的服務器機櫃布局的製冷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包括EC可調風量空調、多個機櫃、連通於機櫃與EC可調風量空調之間的多個管道、設置於機櫃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於管道內控製管道流量的流量閥和用於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控製流量閥開度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流量閥的控製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進一步,單個機櫃內設置有用於檢測機櫃進風口處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用於檢測機櫃出風口處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處理器根據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控製對應流量閥的開度。
進一步,還包括地板下送風總管,所述地板下送風總管包括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和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所述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和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為矩形管且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的一端與設置於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的橫向側壁口連通,所述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頂麵設置有與EC可調風量空調的出風口連通的頂麵進風口;所述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的縱向側壁沿橫向並列間隔設置有多個連通口,多個管道分別對應連接於連通口與機櫃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采用管道送風,送風管道連接到每個密閉機櫃的進風側,每個機櫃均有獨立可調節的進風口,每個機櫃進、出風側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通過實時監測機櫃進、出風溫度,聯動調節送風口開度,控製送風量,達到控製機櫃溫度均衡和冷量不流失的作用。
附圖說明
下麵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羞羞网站免费观看空調精密送風係統,包括EC可調風量空調1、多個機櫃2、連通於機櫃2與EC可調風量空調1之間的多個管道3、設置於機櫃2內的溫度傳感器、設置於管道3內控製管道3流量的流量閥和用於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控製流量閥開度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流量閥的控製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EC可調風量空調表示空調的風機為EC(Electrical Commutation-電子轉向式)風機,即風機采用數字化無刷直流外轉子電機的離心式風機,實現風量調節;所述處理器可為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現有型號51單片機,處理器根據實測機櫃2內的溫度值並與預設的溫度閾值相比較,若實測機櫃2內的溫度值大於溫度閾值,可控製調大對應流量閥的開度,以增加冷氣量,以降低機櫃2內的溫度,反之,調小對應流量閥的開度,以減少冷氣量,避免冷氣的浪費,當然,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EC可調風量空調1的輸入端連接,EC可調風量空調1可根據處理器反饋的各流量閥的開度之和調節風量輸出,保證節能減排,效率高;所述EC可調風量空調1和流量閥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單個機櫃2內設置有用於檢測機櫃2進風口處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用於檢測機櫃2出風口處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處理器根據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控製對應流量閥的開度;以第二溫度傳感器所測的溫度值為目標控製溫度值,而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為參考溫度值,通過現有的精確送風控製算法並結合第二溫度傳感器所測的溫度值、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和閾值溫度,能夠快速、精確且穩定的控製機櫃2溫度為閾值溫度;當然,機櫃內還可設置濕度傳感器,而管道3為Y型管,Y型管的左上支管和右上支管均與機櫃連通,而Y型管的下支管與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連通,且在Y管的交點處設置用於選擇僅左上支管與下支管連通或僅右上支管與下支管連通的三通切換閥,所述左上支管或右上支內固定設置有幹燥劑,所述濕度傳感器的檢測輸出端與所述處理器的輸入端連接,處理器的輸出端還與三通切換閥的控製輸入端連接且處理器用於根據濕度傳感器的實際檢測值判斷並控製三通切換閥切換,即當機櫃內的濕度大於閾值時,處理器控製三通切換閥使下支管與具有幹燥劑的其中一個上支管連通實現幹燥,保證機櫃幹燥,反之,下支管與另一個上支管連通,不幹燥空氣;當管道3為Y型管時,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下支管內;所述三通切換閥和濕度傳感器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地板下送風總管,所述地板下送風總管包括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4和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所述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和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4為矩形管且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的一端與設置於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4的橫向側壁口連通,所述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4頂麵設置有與EC可調風量空調1的出風口連通的頂麵進風口;所述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的縱向側壁沿橫向並列間隔設置有多個連通口,多個管道3分別對應連接於連通口與機櫃2之間;如圖所示,所述地板下送風橫向總管5可為多個並沿地板下送風縱向總管4的縱向分布,保證分布範圍廣,而矩形管結構利於通風量大且易於安裝。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製,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文章來源:精密空調 http://www.hw82.com/